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

看見冰山怎麼辦

  「我們看見了冰山,也提醒了鐵達尼號,你們卻全速前進撞上去。」掌權者說。

  這是電影「明日世界」裡的反派大魔王最後的結論。最近終於在電影台看到這部電影,雖然請到喬治克隆尼挑大樑,但網路上影評似乎不太給面子。我不是他的粉絲,只是對這類型主題的電影特別感興趣,且看完也覺得沒有評價那麼差。


  明日世界是絕頂聰明的科學家所建構的烏托邦,把地球上聰明而又懷抱積極正面希望的人們找過去,希望脫離原有世界的官僚、利益,而建構出一個完美而先進的世界。在這世界有個能夠看到過去未來的科技,預見到地球在人們的貪婪自私下,即將邁入毀滅,卻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這事實,於是選擇放棄。

  當不肯放棄的男女主角來到明日世界,質問大魔王既然知道地球即將毀滅,卻不做任何努力時,大魔王無奈地說,他曾想過提醒領導者們,但這些領導者只想著自己的權利和財富,於是他不斷地用類似夢境影像的方式提醒所有地球人,但大家雖然驚恐,卻選擇用消極的方式來面對,不做任何努力,就像任由鐵達尼號撞上冰山。

  想不到,一部片最大的啟發,是來自反派角色啊!

  真實世界裡,部分蜜蜂滅絕、雨林面積快速縮減、冰山融化、臭氧破洞,太多太多的徵兆出現,卻只淪為作家出書、導演拍片、企業行銷、商人斂財的題材,我們真正做出的改變有多少呢?天氣熱照樣冷氣開整天、汽機車滿街跑、塑膠袋飲料杯保麗龍衛生筷充斥我們生活中,我們一邊抱怨一邊卻選擇忽視自己的力量。

  不只自然環境上如此,面對未來不可知的部分,還有我們的財務環境,已知的事實是人們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也就是退休後生活準備越來越顯不足,利率同時卻越來越低,加上原本大家可靠的退休金卻面臨破產的不確定性,種種跡象都明確告訴我們自己得對退休準備多花一份心力。


  但問了一下周遭的人,真的已經開始規劃退休準備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實際舉例算給他們聽時,又一句看似瀟灑的「我又沒打算活那麼久」回答,來規避這必然面對的未來,忽視問題是不會解決問題的。

  當冰山出現,選擇積極去面對,找到解決方案,才有機會能夠掌握未來,甚至改變未來。鐵達尼號下沉時,能上救生艇的是女人和小孩,但退休這艘船下沉時,能上救生艇的,只有自備救生艇的人了。

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

身為股東您不生氣嗎?

  如果您省吃儉用好不容易存了一筆錢,然後跟幾個朋友一起集資,開了一間餐廳,其中一位朋友小何負責管理餐廳經營,其他朋友只當股東,在年底分配公司盈餘。結果這位負責管理的小何,居然監守自盜,把餐廳的資產和盈餘,挪用到私人帳戶去,做別的用途,賺自己的外快,您會有甚麼想法呢?

  換成是我,八成會很想烙人來扁...啊,不是,來「教育教育」他。

  但如果今天您投資的不是一間餐廳,而是跟一大群人一起投資了一間銀行,當股東領股息,然後委託其中一位股東來負責經營銀行業務,結果他把銀行的錢,經過看起來合法的貸款程序,把錢無條件貸放給未提供徵信、擔保、甚至財務報表的公司,而這間公司又剛好看起來與他似乎有關係,您又會有甚麼想法呢?

  沒錯,我在說的是永豐銀行。


  如果身為股東,遇到這種事情,而不會感到憤怒,那也就別抱怨為何投資股票不賺錢了。即使不是這間銀行的股東,看到這狀況,而不會感到生氣,那也就別感嘆為何台灣沒有公平正義了。

  有個很重要的觀念,既然是公司,所有權就是所有股東的,而不是創辦人自己的,只是因為股東人數太多,把公司交給專業的人來經營管理,幫股東謀取最大利益而已。

  可是台灣人根深蒂固的習慣,即使歷史課本讚揚禪讓制度,卻對皇帝把位置傳給兒子當成常態;即使自豪是民主選舉的國家,卻還不少政治人物都是世襲。而這種習慣也帶到公司,都已經上市櫃了,即使持股是少數,還都設法把董事長、總裁位置傳給自己的下一代,最慘的是,我們都當它是正常。

  就像選舉一樣,希望我們真的要當自己選票的主人,選出來的人是公僕,而非我們的主宰者,有這基本觀念,才能督促政治人物做對的事情。不只是政治上,在投資股票上,更是如此,身為任何一家公司股東的我們,都是公司的所有權人,該張大眼睛去盯著公司負責管理的這些人,有無為大家謀取最大利益啊!

2017年6月10日 星期六

你看見台灣了嗎?

  三天內的兩個新聞,令人心痛!

  前天,最高法院才判決,當年高雄市政府對日月光排放廢水的罰鍰太重,要求返還一億元給日月光,這對環保運動、稽查人員無疑都打了個大巴掌,更是對企業界與社會起了一個非常糟的價值觀示範,看到這則新聞,甚感激憤。


  日月光被發現偷排廢水入高雄後勁溪,全是因為三年前轟動一時的一部紀錄片「看見台灣」,齊柏林先生從高空俯瞰美麗寶島台灣時,拍到被汙水染紅的溪水。也因此,相關主管單位才積極介入,找到罪魁禍首,並且開罰。

  沒想到,就在這開罰被最高法院賞巴掌後的兩天,籌拍「看見台灣」續集的齊柏林先生,竟在空中場勘時發生墜機意外,不幸身故。消息傳來,讓所有曾經被他的紀錄片、高空攝影感動過的人們,大感悲慟。

  齊柏林的堅持,讓大家首度有機會在電影院從不同角度觀賞到台灣的美,「看見台灣」這部紀錄片,不僅是他個人空拍的里程碑,也對台灣整個社會人文關懷帶來很不同的轉變。一來,觀眾願意暫時放下其他精彩劇情強片,花同樣的錢與時間進電影院觀賞一部紀錄片,這已經是一件不簡單的事了。再者,這部片讓我們找回對台灣土地的關懷與熱情,曾幾何時鋼筋水泥早已覆蓋了咱們記憶中的台灣,透過這部片,我們得以重新發現台灣福爾摩沙的美麗,也找回我們對這片土地的愛。

  透過這部片,大家回過頭省思先前為了經濟開發,不管是人民也好、廠商也好、甚至是政府,犧牲了寶貴的天然環境,究竟是否划算呢?於是,社會輿論開始放下GDP成長,轉而開始關心清境農場的過度開發,關心後勁溪的廢水排放問題,關心水泥廠過度開發對花東山區的影響


  這部紀錄片不只是發現台灣,也正在悄悄的改變台灣。

  願齊柏林先生雖然不幸離去,留下來的影響力能夠長長久久,讓不斷追逐經濟成長、指數破萬的台灣,能停下腳步,好好思考,到底要留下甚麼樣的寶島,給我們的下一代。

2017年6月3日 星期六

全球最大的錢

  全世界最大的錢在哪裡呢?

  西太平洋上,就在帛琉和關島之間,有著一個比基隆還小的島,叫做雅浦島(Yap),名字很可愛,島上的居民更可愛。因為島上沒有金屬,也就沒有硬幣,所以以往他們所使用的錢是稱為費(Fei)的石頭幣,形狀為輪形石頭中間有個圓洞,像是超大型的古銅錢一樣。

  據聞,這種石頭是他們的祖先坐船渡海從帛琉取得,因為取得不易,而有了價值,也就成了交易的工具。其價值主要取決於它的大小和材質,甚至還要看取得的難度而定。當地居民對於費有著毫無疑問的認同,而交易也很有趣,有時候甚至太笨重,懶得移動,乾脆就在上面做個記號,大家就知道現在這個費變成誰的了。


  對外人而言,拿石頭上面刻點花紋當錢,可能是難以想像的狀況,不過仔細想想,拿一塊金屬刻個花紋當作錢,甚至拿一張紙印個圖案當作錢,差異又有大到哪裡去?只要某樣物質具備稀有性,不易被複製,又被大家認可,就能當作錢來使用。

  以此來看,現在不斷創新高的比特幣,在大部分的人眼中,都還存在著懷疑,認為只是虛擬的數據,難以成為真實的錢。不過既然如此,為何它的價格越來越高呢?這或許就在回到前面所說的,它具備了稀有性,增加的速度幾乎已經停滯,而認同它作為交易媒介的人或企業越來越多,很難否認作為錢的功能了。

  在所謂真實錢的世界裡,如美元、台幣、日幣等,雖然全球認同,但其稀有性反而是不如比特幣的,各國央行想印鈔票就印鈔票,價值貶值就貶值,反正大家都怕自己貶的比別人少而影響到出口,所以也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錢越印越多,也越來越不值錢。(不然通貨膨脹是怎麼來的?)


  任何的交易,別忘了掀開表象,從本質去看,方向多半就清楚多了。

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東南亞最高公車

  您知道全東亞爬到海拔最高的公車是哪裡呢?


  6506號公車,每天早上九點十分,從小編家附近的豐原客運總站出發,途經石岡、東勢、新社、國姓、埔里,經過最高公路3,275公尺的武嶺,最後到達梨山,6小時的車程,167公里的距離。


  即使滿座只有十多人的小巴士,卻牽起了梨山、武陵和西部平原地區的生活圈,不但肩負起接送居民、觀光客的任務,也成了梨山到武陵之間學生的校車。更特別的是,6506公車還成了兩地之間的物流專車,把平地的報紙送到山上里長家、山上衛生所的檢體送到平地化驗、平地藥局的慢性病藥物送到山上病患手中等,串起了濃濃的人情味。

  有機會要到梨山或武陵遊玩,除了自行開車外,也可以選擇這不同的方式,體驗這台溫馨小巴士,相信會是更永生難忘的旅程喔。

  這時小編想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有台車從台中途經中橫一路開到花蓮,第一次搭乘的人,在不問司機、不查GPS、不看路牌的情況下,如何選擇下車點,讓自己能夠在最接近海拔至高點呢?大家也可以思考看看喔。

  其實不容易,尤其如果單純靠感受坡度的話,山路常常都是起起伏伏,眼看已經往下走了,沒一會兒卻又開始往上爬至更高點。因此,小編想到了幾種方式,包含葉子形狀、人潮、積雪等去判斷,雖無法精準抓到最高點,但當車過了高峰,開始往下坡時,應可幫助我們在高點過後不遠處即時下車。

  這跟股票不是還蠻像的嗎?

  每個人買進股票後,都想下車在最高點,偏偏股價漲漲跌跌,難以判斷,常常不是下太早就是下太晚,錯失利潤。當然,我們更難去找到司機(主力)告訴我們哪裡是最高點,也沒有完整的GPS(股價走勢)告訴我們目前到整個路段的哪裡了,只好靠周圍的一些線索來協助我們下在高點附近。

  例如人潮(成交量),高點附近往往聚集了不少人潮,等到人潮最多的地方過了,通常也就是高點過了。積雪(籌碼扎實度)則可以判斷是否有鬆動的現象,包含法人、大戶等是否由買轉賣。葉子形狀(K線型態),股價高點附近若出現轉折,包含下創高後破低、連續上影線、反轉跳空等,都要特別留意。

  操作股票要屏除的第一個想法,就是不需要下在最高點,如果因為沒有在最高點下車,而讓負面情緒影響了自己的判斷,是最得不償失的。就像想要到山上看風景,結果因為沒有下在最高點位置,而生氣地忽略了眼前的高山美景,是最可惜的囉。

2017年5月13日 星期六

愛的表現

  如果一個人的某個信念得以宣揚,最後變成幾乎全球共同響應的行動,那必然是個很棒的成就。

  1864年出生的安娜賈維斯非常孝順母親,終身未婚陪伴在母親身邊。她母親心地善良,曾提出應設立一個紀念日來紀念無私奉獻的母親們,可是願望尚未實現就過世了。安娜賈維斯於是從1907年開始舉辦活動,並申請將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節日。1913年,美國國會確定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作為法定的母親節,而她母親生前最愛的康乃馨也就成了美國母親節的象徵。


  漸漸的,這個節日逐漸拓展到全球各國,成為眾多全球共同慶祝的節日之一。諷刺的是,這節日也成了店家促銷的藉口,而變得越來越商業化。安娜賈維斯後來甚至成立了母親日國際協會,持續進行抗議活動,抗議被商業化污染的母親節,希望讓回歸到單純讚揚母親的節日。

  人常常如此被這種思想綁架,原本只是表達心意的回家探望母親,順便送個小禮,然後「體貼媽咪,要送就送最好的」,或是「寵愛媽咪大餐」大快朵頤一番,甚至最後還因為工作忙碌,成了「禮有到人沒到」的本末倒置啊!

  不只過節如此,理財上是否也常聽到類似的話術,充斥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買足保險才是愛家表現。」「這商品再不買就要停賣了。」於是,很多人不明究理的就買了一堆不知投資哪裡的基金、不知保障內容的保單。

  理財的確很重要,但不是在這句話的包袱之下,就胡亂投資,看到推出甚麼新基金、或是銀行人員的推薦,就急著像買菜一樣,這個一把、那個一袋的裝進購物袋。保險往往更是長期甚至終身的規劃,先認識保險的概念之後,搞清楚自己實際的需要是甚麼,保障該保障誰,才從這出發去尋找比較合適的工具,避免花了冤枉錢還沒達到保障效果。

  更重要的,不是新的商品就是好,不是熱賣的就適合,不是快停售的就必要,越複雜的工具,往往反而模糊了焦點,甚至常常反而達不到我們最初所要的目的。

  回到母親節,再貴的飯局,比不上一個久違的擁抱,再好的禮物,比不過一句「媽咪,我愛妳。」

  祝福天下的媽媽,母親節快樂!

2017年5月6日 星期六

鬼神真的有指示嗎?

  「我終於理解真正的超能力,並不是通靈驅魔,超渡祭改,而是面對生命中的種種無常,還能夠坦然的微笑。」

  這是通靈少女完結篇裡面,謝雅真在經歷生命中的大喜大悲之後,所得到的最終體悟。先不說讓男女主角終於能在一起卻天人永隔這事有多虐心,人生本來不就如此嗎?生命中真正讓人成長的,往往都是挫折甚至悲劇的一面啊!


  話說當初會開始追這部劇,其實是這部戲的起源,也是劇中謝雅真的原型-索菲亞(劉柏君)。多年前曾留意到劉柏君的文章,她的說法可以說是重塑了我的鬼神觀,後來她也陸續出了「靈界的譯者」三部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雖然劉柏君本身是靈媒,看得到鬼,也能跟鬼溝通,但她出書的目的,卻是要說服大家不要迷信,不要盲目地拜廟。她說很多人遇到不順遂,就病急亂投醫,又不去找醫生看病,而是一間廟拜過一間廟,事實上,大多數的靈媒在意的根本不是如何幫人改善命運,而是如何改善廟的荷包。

  可是當人迷惘或絕望的時候,任何的浮木,都成了人最大的希望,一次有效,一輩子就沉淪其中,若沒效,則繼續轉而試試別家靈媒,沒想到下場往往更慘,淪為靈媒的傻金主冤大頭,定期被提款。

  投資的領域也常可見這樣的模式,在股市裡面也有所謂的靈媒,只是一般稱為老師。這些老師好像天生神力,總能精準預見股票的走勢,漲跌多空,一切都在他們的掌握之中。當我們心無所求時,看到那些老師講的天花亂墜,總覺得煞是有趣,不過對及於尋找浮木的投資人而言,這些老師還真像是救世主呢。

  通常當然會先讓投資人嚐點甜頭,慢慢瓦解人的心防,並取得信任。重點在於,當魚上鉤之後,你就從釣魚吃魚的人,變成了準備要被吃下肚的那隻魚。一次不準,要你再加碼提高會員等級,從一般會員升級到進階會員、黃金會員、白金會員、鑽石會員....,越來越大的魚兒。

  第四台投顧老師當然有他們的獲利模式,但他們的真正獲利來源,一來是收會費,一來是賺飽的股票,叫會員進場讓他們背後主力好倒貨下車,這也無可厚非,看透避開就好了,千萬別傻傻以為聽投顧買股就一定能獲利,

  迷惘的時候,相信自己的判斷,往往結局會比找鬼討藥單來的好多了。希望大家若有時間可以看看這本書,甚至去思索生死的議題,也能從書中所說的靈媒,得到一點啟發,並且在投資時也引以為誡啊!

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當天限時半價好康喔

當沖稅減半明日上路!可望活絡股市

2017/04/27 | 台灣市場 | 施蒔穎
立法院先前於4月11日三讀通過《證券交易稅條例》,股市當沖的證券交易稅減半為千分之1.5,此案於昨日經總統公布後,將自明(28)日起生效,實施期間為1年,可望活絡證券市場,提升台股量能,屆時將適時視證券市場的需求予以檢討。

證券交易稅條例第2條之2修正案於昨日經總統公布,自明(28)日起1年內,同一證券商受託買賣的同一帳戶於同一營業日現款買進與現券賣出同種類同數量的上市或上櫃股票,在出賣時,按每次交易成交價格依1.5%稅率課徵證券交易稅。」

=======================================

這新聞出來,不少投資人可能會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這裡小編來為大家解惑遺一下:

Q1:證交稅?不是停徵了嗎?

  不是,停徵的是證所稅,也就是證券交易所得稅,也就是買股票賺到價差要另外申報的,目前是停徵的狀態。證交稅則是證券交易稅,每一筆「賣出」交易都得扣(買進時不用),稅率是0.3%,這部分一直都有喔!

Q2:這條例是所有的交易都可以減半嗎?

  不是喔,只有針對現股當沖的交易,也就是當天現股先買進後賣出,或是先賣出後買進,都可以算入交易稅減半的範圍之內,當天半價優惠。如果你是今天買,明天以後才賣,馬上恢復原價喔。而且當天買賣,如果是用傳統的「融資買」加「融券賣」也是不符合的,不過這部分可以在成交後,請券商幫我們改成「現股買」和「現股賣」就可以享有優惠囉!

Q3:所以人都可以用現股當沖嗎?

  現股當沖是要申請的喔,條件很簡單,只要開戶滿三個月,交易滿10筆,交易金額超過25萬(買進加賣出)就可以提出申請,現在券商多半有線上甚至APP申請,相當方便喔!

=======================================

  這政策市場已經期待很久,不過先別急著衝進場,大家都知道要靠當沖獲利是不容易的,但當沖的難度,倒不單純是交易成本的問題,而是當沖市場高手如雲,且大戶交易成本壓的很低,一般人要跳動兩三檔價格才開始獲利,大戶也許只要一檔就能獲利。

   這種情況下,散戶要在主力廝殺的戰場中,夾縫中求生存,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而這事實並不會當沖交易稅減半而有所改變,所以如果沒有自己一套獲利方程式,別輕易嘗試啊!


  新政策上路首日,可以看到當沖佔比的確明顯提高了,不過這政策實施的目的,主要並非為了提高這部分的佔比,而是冀望能夠提高整體市場成交量,讓市場更熱鬧,買賣的人多了,價格比較能夠及時反映,才不會讓台股成為蚊子館。而這部份的目的,在實施首日看來還沒見到成效,有待後續的觀察了。

2017年4月22日 星期六

有保險不會拉肚子

  「早安,請問今天要吃甚麼?」早餐店年輕店員笑容可掬的招呼著。


  今天早上帶兒子去買早餐,等待餐點的過程中,看著主廚熟練地料理各種食材,香氣四溢,令人口水直流。可不知為何,突然想起之前層出不窮的食安事件,一下是毒麵粉、一下是沙拉油、一下是塑化劑,然後又是過期食品,一直到最新的毒雞蛋等,外食的風險還真是大呢。

  四處張望時,突然看到牆上貼了一張「保險證明」,內容大意是說已向保險公司投保「產品責任保險」,保險期間內最高理賠1000萬元。這類的文件,相信大家在不少地方都曾經看過,尤其是遊樂場、百貨公司、餐廳、飯店等,往往都少不了它的蹤跡。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樣的證明之後,是不是就覺得安全多了?吃的東西不會有問題了?住的飯店不會火災了?玩的東西不會有危險了?畢竟看到保險兩個字,就覺得安心不少,意外好像就不會出現。

  不過事實上,我得說這類的產品責任險,真正保障的人,其實並非消費者喔。等等,別急著砸這些店,待我解釋一下。

  如果今天早上這家店的客人吃完早餐,結果通通食物中毒,住院打了三天的點滴,以今天客滿的狀況來看,恐怕事後求償的金額會非常龐大,除了醫藥費之外,說不定還會有精神賠償之類的,如果賠不出來,客人們可能還組個自救會(應該是沒那麼嚴重啦),然後鬧上電視報紙,最後這家店生意一落千丈,然後它就倒了。

  還好,它有保產品責任險,故事就有了不同的結局,剛剛所講的一切費用和理賠,都由保險公司埋單支付,客人拿了錢想想也是小事一樁,自認倒楣也就算了,大不了到別家店吃早餐就好,然後店家更注意食品安全問題,生意不受影響,繼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看出來了嗎?有了這個保險,客人還是可能上吐下瀉,但是店家基本上可以避免掉不少經營風險,成了最重要受保障的人。

  不只責任險,任何保險都要弄清楚幾個角色關係,誰是投保人?誰是被保險人?誰是受益人?然後依照投保的理由,去決定這三者要如何安排,才不會常常看到社會新聞,某家庭一家之主因病過世,結果繳了一堆保費,卻拿不到保險金,然後輿論就一片罵聲說保險公司無良。

  舉個最基本,卻也最常見的問題:你有幫孩子投保壽險嗎?很多人覺得因為愛孩子,所以要給他們保障,就幫他們買了壽險保單,聽起來似乎很理所當然,不過這麼做正確嗎?對孩子而言最大的風險,是幫他們付學費、生活費的人-也就是我們-如果不在了,他們日子如何過下去,所以愛孩子的話,應該是幫自己買足夠的壽險保單,才是正確的做法啊。

  另外,提醒大家,保險是一向控制風險的工具,但不是為了買而買,額度也不是越高越好,更不是買了保險,生活就不會有風險,騎車就可以飆快啊。

  故事回到今天早餐店,拿了餐點,臨走之前,我又忍不住多看了一眼這張保險證明,赫然發現,最底下有一行字,保險期間至「民國105年4月1日止.....」。

  看來,只有自求多福了。

2017年4月15日 星期六

年報酬48%的好投資

  「100萬的投資,一年可以淨賺48萬,是好朋友我才告訴你這好康喔~」

  這樣的台詞,各位可曾聽過呢?


  今天聽了一位信託業界前輩的講座,提到這樣的一個案例,原來是詐騙集團找上他承作金錢信託,存入一筆可觀的資金,卻不要求配置任何投資,只要活存。沒想到原來是這集團用他們金控的信託作為廣告(我們這投資計畫是由公營的XX銀行信託的喔,資金非常安全),來招攬投資人入會。

  而這詐騙集團在做的事情,就是透過一個拉一個,來參加他們的投資計劃,每個人只要存入100萬資金,每年可以拿到48萬的利息,兩年多就可以回本,後面存的越久領的越多。太誇張了,定存才1%,存這個可以拿到48%,半夜去借錢也要拿來投資囉。

  當然,這遊戲就是典型的龐氏騙局,也就是大家俗稱的老鼠會模式,把後面入會的人所繳的錢,去付前面的人利息,拿到利息的人,也就相信了這一套,開始找更多的親朋好友憶起入會,也就有更多的老鼠進來。當資金滾的夠大的時候,遊戲的主玩家,當然就捲款不見人影了。

  這劇本幾乎每年都有,差別只是在故事內容不太一樣而已,有時候是太陽能產業,有時候是不動產Reits,有時候則是銀髮族投資。不管故事內容如何變化,結局卻往往大同小異,我比較好奇的是,怎麼還是那麼多人會被騙呢?隨便上網一搜尋,光是去年八月份就四起以上的投資詐騙案。

  2016年8月 開「小牛」騙投資 男詐6千萬落跑
  2016年8月 臉書PO現金炫富詐騙吸金 開名車吸金百萬
  2016年8月 詐騙慣犯張華欣 再被判賠535萬
  2016年8月 遊戲詐騙吸金10億 騙人手法大公開

  無巧不成書。

  晚上家族的長輩來家中作客,飯席間,其中一位長輩拿了他的手機找了幾張圖給我看,裡面看起來是一個投資計劃,問問我的看法,

  首張圖是今周刊的封面,某一期關於農金的專刊,標題是農金將是下一波投資的重點。接著是一張關於這個投資的內容,洋洋灑灑寫了不少篇幅,充滿願景和理想。最後,重頭戲是一張投資試算表,投資100萬元,每個月可以拿到4萬,也就是第一年累積可以拿到48萬的資金。

  沒錯,就是這麼巧,金額和報酬率與早上講座聽到的一模一樣,難道是同一家詐騙公司嗎?

  重點是,不管如何,只要遇到投資機會,先判斷是不是真的,才考慮要不要投資啊。報酬與風險一向是成正比的,高風險卻是低報酬的或許存在,但高報酬卻低風險的東西,卻是絕對要小心小心再小心的。

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飲料店很好賺嗎?

  「用權證,十萬也能變千萬!」

  「股票作空,兩年翻一倍!」

  坊間很多這類的傳奇故事,不乏上雜誌、出書、上電視的,只不過這種神人,就跟鬼一樣,相信的人多,遇見的人卻寥寥無幾,至少你我本身甚至家人朋友可能都找不到這樣的人。

  既然如此,為何仍吸引著大家前仆後繼的往投資的領域邁進呢?為何同樣的工具或操作模式,大師可以獲利,我們卻還是虧損連連呢?

  「倖存者偏差」-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個詞。

  炎炎夏日將至,大家每次去飲料店買甚麼黃金比例、鮮果汁、紅茶拿鐵時,是不是總會有種感慨-「賣飲料真是好賺啊,利潤那麼高,生意這麼好,還是開飲料店好。」


  沒錯,小編很久以前也曾有這樣的感慨,所以跟友人合夥投資了家飲料店,才發現不是每家飲料店都跟XX嵐一樣的。投資一間飲料店,不但好店面難找、好店員難尋、產品研發困難、舊客人難留住、新客人難開發、飲料報廢也不少,怎麼一切跟想像的不大一樣呢?

  這實在是因為,當我們身為顧客時,會去光顧的店,多半經營的不錯,口味好服務佳,所以生意多半也就讚的沒話說,於是就有了飲料店都很好賺的錯覺,忽略了那些門可羅雀的、關門大吉的飲料店,其實才真正占了大多數。

  這就是倖存者偏差。

  我們太容易把目光焦點放在成功者身上,所以就認為這些贏家們所經歷的,只要我們複製貼上,就可以成為下一位成功者,卻忽略了可能有更多失敗者,早就被大家的記憶給刪除了。更何況,媒體多半都會將成功的部份誇張,對失敗的部分則會避而不談,而我們的大腦也是如此運作,雜誌上只會介紹他們投資的哪檔標的獲利三倍、五倍,而不會寫說有多少檔股票是虧損、或是權證是腰斬甚至歸零。


  所以,咱們學習這些大師們的神勇事蹟之餘,其實更應該去看看其他人失敗的經驗,學習成功不見得就能成功,但學習如何不失敗才能避免失敗,當然,這些失敗案例中,可能更多是我們自己的親身案例,應該記錄下來,別再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啊。

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下午15:20即將下雨

  時序進入三月底,昨天傍晚卻乍暖還寒,冷鋒面突然襲來,好在Line裡面加入個氣象群組,已經先提醒我「下午15:20分台中將開始下雨,冷鋒面也將在傍晚襲擊台灣,溫度降至.....」,於是早已做好萬全的準備。不看氣象的朋友,昨天出門恐怕還是短袖短褲頂著太陽,下午卻被淋濕還著涼了。


  這群組的作者不是神,只是對熱衷於氣象,因此能夠用科學數據化的方式,去預測天氣的動向,但在一般人眼裡,也就成了預測高手了。而目前不但有Line即時通知,也有臉書專頁詳細說明,很方便喔,大家可以試試。

  如果投資上,也能有個科學數據化的方式,告訴我們台股甚麼時候最容易上漲,或者漲勢可能已經接近尾聲了,是不是也很方便呢?

  小編就寫過一個超高勝率的程式,回測過去三十年,勝率高達90%,沒錯,這是確確實實的數據,而且程式的內容,在此不收費大放送,程式只有兩個內容:

  一、每年11月1日買進。
  二、隔年3月31日賣出。

  就這樣。


  不要笑,先看看上圖的統計數字,過去三十年僅有金融海嘯時出現大跌,另外有兩次小跌,其他都是小漲到大漲不等。再看看不同指數水位下的統計數據,不管是4000點以下,還是8000點以上,勝率都是差不多的。



  為何有這樣的結果呢?

我認為主要是,因為這段期間正值財報空窗期,每年的第三季季報在11月中公布之後,下一次就要等到隔年度的3月底,才會公布年報的資訊。也就是說,從12月到隔年的3月,足足有長達四個月的摸黑期,讓大家看不到公司損益狀況。這期間是大家矇著眼睛拼命做夢,不需要考慮基本面財報的問題,喊出的夢想越大,股價表現越強勁。

  所以集團作帳的作帳、外資調高目標價的調高目標價、投信拉抬的拉抬、主力炒股的炒股,整個市場一片歡樂喜氣洋洋啊。

  而現在呢,年報已經公布完畢了,五月中也將公布第一季的季報,偏偏目前台幣可是地表最強的貨幣,而出口廠商的匯損,也將在到時候見公婆了,所以接下來不只要步步為營,而是面對趨勢,得要謙卑謙卑在謙卑了。

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投資當儲蓄?!

  某間在鄉下地方的一個小工廠,營業規模不大,在老闆努力爭取訂單之下,公司也總是穩定的經營著。工廠裡聘請了幾個員工,他們的年紀都不大,白天在工廠裡上班貼補家用,晚上則繼續到了夜校去唸書。
 
  這名老闆當有閒錢時,認為應該要做些理財,但平日為了生意而忙,並無太多閒瑕時間可去關心自己的投資狀況,所以他選擇了基金的定期定額,與高配息的股票來配置,並幾個月做一次通盤檢視,多年下來無論基金或股票,都有一筆不小的獲利。
 
或許出於他已身為人父的慈性,看到了工廠裡的一個員工年紀輕,家境又不甚寬裕,但領到薪水貼補完家用後,總是東買買西花花,過著月光族的生活,看在他的眼裡很是替這名員工擔心。老闆便趁著空檔時間,將自己多年定期定額獲利的經驗與他分享,甚至於拿出自己所有的對帳單給他看,期望能在工作之外可以讓這名年青的員工有其它收穫。這名老闆甚至趁工廠淡季,工作量較少時,找來了與他配合的證券營業員到公司,請他對這名年青的員工做更仔細的說明講解。
 
這個年青人一切看在眼裡,也感受到老闆對他的用心,並決定每個月基金定期定額三千元。然而扣了幾個月後,這名員工聯絡了營業員,他說因颱風刮壞了家裡的鐵皮屋頂,需要拿錢回家幫忙,於是做了基金贖回,但持續累積扣款;隔了幾個月後,又再度做贖回的動作,但持續累積扣款,原因是要出去玩;再隔了幾個月後,又再度贖回但繼續扣款,原因是要……
 
兩年多後的今天,這名少年仍無法累積更多的金錢,因為總是在定期定額尚未展現魔法前,就因許多原因而贖回了。然而他出現了一個大家常有的狀況,就是把投資的部位,與儲蓄給合而為一了,簡單來說,相信大家應該都有一個觀念,當薪資入帳後,應該將它分為三個等分-必要開銷、儲蓄與投資。
 
其中儲蓄就是當發生意外事件,就是當你發生突發事件時,可用來支應的現金部位,但當你將儲蓄與投資合在一起時,當產生突發事件,勢必就必須取出投資的部位來因應,然而如果投資的效用尚未產生就被迫出場,就很難讓其發揮錢滾錢的效應,所以身為小資族的投資人們,應先衡量每月的薪資收入,來做有效的分配,以利達到原始所希望的投資效用,將資金獲得最大的效益。

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

你也有領到9萬3嗎?

  「主計總處統計,一月總薪資平均9.3萬」報紙斗大的新聞標題寫著。

  這類的新聞出來,想當然耳是能引起不少民眾和網友的不以為然,引起討論和爭議,而這也是台灣媒體唯一的生存價值了,因此三不五時就要拿出來炒作一下。其實主計處自古以來就一直是逐月公布這些數據,而每年過年當月數字都會包含年終獎金在內,因此金額都是至少是平時的兩倍,所以討論誰有領到是沒多大意義的。


  倒是從這件事,小編有幾個簡單的想法:

  一、薪資成長率為何跟不上物價成長率、GDP成長率?

  從圖可以看出,當年台灣經濟起飛(代工)的階段,15年的時間,每月薪資也快速從12,000元成長到34,000左右的水準,還真的是美好的黃金年代。當電子網通泡沫破滅後,同樣15年的時間,薪資也僅僅從34,000上升到不到40,000,扣除通膨的因素之後,自然無法認同薪資有所成長了。


  二、薪資成長不大,貧富差距為何快速擴大?

  從圖可以看出,2000年之後,受薪階級的薪資,至2014年為止,整體而言僅僅成長11%而已,中間除了經歷過網通股泡沫化,也度過金融海嘯的震盪,成長幅度實在是乏善可陳,比不上便當從50元漲到80元的速度。也因此,受薪階級資產累積的速度,也就更被拖慢了。


  而高資產者呢?這幾年絕大部分高資產者主要部位,都是放在房地產投資上,即使同樣經歷過兩次的股市崩盤,房市卻反而一路上漲。同樣2000年到2014年,全台房地產指數居然大幅上漲為三倍,再加上房地產自備成數也許在二到三成,2000年花1000萬的錢投資(自備款),平均能翻為1000萬到1500萬。這才是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真正原因。


  三、目前政府或立院的稅改或是財改,主要還是集中在薪資收入面,但其實不管是基層職員、中間主管、高階主管,又或者是自營專業人士,其實都只是整個社會財富金字塔基座的一塊磚而已,只是磚的高低位置而已。針對收入面去調整稅負,怎麼調都改變不了貧富失衡的狀況,因為沒人敢去碰房地產,提高房地產持有稅,因為如果引發房地產泡沫加快破滅,後果將是一連串的骨牌,甚至動搖國本。因此金字塔高端者,也就還是安穩的坐在雲端享受著日漸集中的財富了。

  總而言之,咱們如果只靠死薪水別說是發財,就算只是要守住財富,也打不敗物價和房價。投資已經不是為了要不要獲利的個人選擇,更是在這樣的局勢中,能夠持盈保泰的基本必要條件而已。趕緊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方法和模式,打造自己的財富方舟,以免當有一天好不容易月入十萬,還發現自己居然是屬於金字塔底端的沙啊。

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

不同的減資

  近幾年各上市櫃公司,常常有減資的動作出現,然而許多投資人普遍的認知,仍然是公司虧損而需要減資,但其實有許多公司則是因為手上現金過多,或其它原因來進行減資的動作,以下就為各位做個簡單的說明。

   依過去大家常見的減資,即為因公司連年虧損,形成財報上累積大量的「累積虧損」,進而影響到公司的淨值,因此公司可於合法的範圍內進行減資。

  而近幾年也常見到的減資,市場通常稱為「現金減資」。現金減資最大的用意在於幾個理由,第一個是因公司目前帳面上現金部位相當大,且短期內公司無其它投資計畫,因此將現金退回給股東,這樣一來也可降低公司帳面上的資本,進而放大EPS美化財報。第二個原因則為先前政府將個人所得稅率提高至45%,公司如利用現金減資的方式,代替股息配還給股東們,將可節省高所得股東們,所需因股息收入而要繳納的所得稅。

  而就實務的角度而言,兩種減資產生的最後的狀況則會不一樣。當股票遇上虧損減資時,股東手頭上的股票將減少股數,並暫停交易約兩個星期的時間,當重新開放交易時,當天的平盤價將高於暫停交易前一日的收盤價,如以暫停交易前一日的收盤價乘上庫存股數所計算出的市價,將會與開放交易第一天的平盤價乘上減少後的股數相同。

  如果是遇上現金減資,股東的庫存股票一樣會減少,但會收到公司所退還的現金,此時開放交易後的平盤價乘上減少後的股數,再加上公司所退還的現金,將會與暫停交易前一日的收盤價乘上減少前的股數,所得出的市值相同。
 

  有人則會問說,如果遇上這兩種減資,到底是留著減資或提早賣出呢?其實並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最後關鍵仍然為未來公司營運的狀況,有些公司減資後營運不見起色,股價持續下滑;有些公司減資後,業績一路長紅,股價自然向上衝高,因此留或不留還是多考慮此公司未來展望吧。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肥皂盒與ETF

  說個老故事。

  有一間知名品牌的香皂工廠,引進了最新的香皂包裝生産線,結果發現這條生産線有個缺陷:常常會有盒子裏沒裝入香皂,就封箱送出,總經理只得請了一個學自動化的博士來解決這問題。博士召集了一個研究小組,綜合採用了機械、微電子、自動化、X射線探測等技術,花了幾百萬,成功解決了問題。每當生産線上有空香皂盒通過,兩旁的X光探測器會檢測到,程式便會驅動一隻機械手臂把空皂盒推走。


  另一間鄉下地方的香皂小工廠,也買了同樣的生産線,老闆發現這個問題後大為發火,找了個剛進公司的菜鳥説:「你他媽給老子把這個搞定,不然你給老子爬出去。」菜鳥很快想出了辦法,只花了250元-他在生産線旁邊放了一台風扇猛吹,空皂盒自然會被吹走了。

  這故事告訴我們,要解決同一個問題,可以用高端複雜的方式,有時也可以用很低技術卻高CP值的方式,達到一模一樣的目的,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俯拾即是。

  投資也是如此,相信嗎?

  今年是2017年,巴菲特在2007年與一位私人財富管理機構的人,立下了一場長達十年的賭局,斷言到今年底為止,這期間S&P500指數的表現,會贏過多檔標榜策略操作的五檔對沖基金組合,輸的一方要捐款100萬美元給慈善機構。


  截至目前為止,這場賭注由S&P取得全勝,累積報酬85.4%(紅圈處),避險基金則從2.9%到62.8%不等,看來到今年底之前,這場賭注的勝敗要翻盤的機率也不高了。由簡單的指數懶人投資法,擊敗複雜程式運算的對沖交易。

  回過頭來,操作股票很難嗎?買到飆股的機會是可遇不可求,即使買到,能從頭抱到尾的難度更高,就算抱到,下一檔能不能守住獲利呢?太多的不確定性,都讓操作股票的難度大大增加。

  既然如此,化繁為簡,用最簡單的方式,投資在追蹤大盤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身上,不是最省時省力的高CP值操作嗎,看看巴菲特的賭注,說不定能找到答案喔!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三大法人之外資我最大~

  今日難得的清閒,只有優美的音樂聲環繞在空無一人的店裡,讓我邊品嘗著黃金曼特寧邊跟各位聊聊。
 
  市場上常會聽到三大法人,三大法人是哪三大?對我們又有什麼影響?三大法人就是在講外資、投信跟自營。而其中外資佔的比重是最高。外資泛指國外機構投資的資金到台灣來做投資買賣,大多都是國外基金或者金融機構,包含美林、花旗、高盛等。而這些外資來台投資股票通常是以中長線投資為主,因為重視基本面,所以大多佈局在績優股及權值股。由於資金龐大,對於我們投資市場占有很大的影響力,外資佔大盤成交比重有逐年偏高的現象,目前大約占兩成多。因此外資投資的方向也是一種參考指標。證交所的網站都會公告每日外資買賣超的概況唷。
  
  在政府實施富人稅後,將原本最高稅率40%提高至45%,外加二代健保費、扣抵稅額減半,對於本國的大戶投資負擔變重。然而外資投資股市只要領取的股利課20%的稅率,兩者相較實在差很大,導致不少的大戶到海外設公司再回來台灣投資,即享有外資的待遇,也是我們常聽到的”假外資”。而假外資操作習性跟傳統外資不太一樣,此時就要看這些假外資的目的為何?有的是為了要避稅、有的是跟主力合作來炒股。
  
   舉個例來說,近期有家公司2371大同,原本走勢平平的,沒有太大的波動,在1/10一根長紅K帶量上漲,開啟了一波的走勢,同時可以發現外資也是一路狂買,看到這裡是不是會想說外資都這麼看好了,表示公司有起色也跟著跳下去呢?過了一個月,2/10當日股價開高走低後,就一路不回頭的往下掉,外資還是有在買唷,若有仔細去看會發現魔鬼藏在細節中,雖然說外資一路買,但真的是外資嗎?剛剛提到有另一群人叫”假外資”,1/10到現在外資買了不少,不過買超的券商是兆豐證券大同分公司,而不是外資券商,從此處可以看到是一群主力透過假外資的身分來佈局,大同已經被有心人士操控了。所以在投資股票時,別傻傻地看到外資狂買就一股腦兒的跳下去,還是需要多留點心看看是否有異狀,才能降低投資風險唷~
  
  "鈴鈴鈴~"
  
  今夜的客人終於上門了!
  
  來到這的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一杯咖啡一段故事,留下無限的回憶。

2017年3月14日 星期二

留與不留 l+l

  常常聽到有人說,股票市場真難賺到錢,說著說著就將他的庫存翻出來看,果不其然全部都是綠色的,接著一一細數每支股票的歷史,某某股票買了以後漲了多少,結果沒到他要賣的價格就跌下來;某某股票買了以後就一直跌,都沒賺所以就不賣;最可惜的是某某股票,才賺多少錢而己,賣了以後又漲了一大段,卻不敢追回來……。

  有個朋友曾經有段時間很愛買賣股票,當時股市正熱絡,她也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論在選擇買賣點,在某一次成功的操作後,剛好與她在電話聊了一下,她說著那陣子在股市賺了一些錢,便開始細數了那陣子買賣的細節,然而她無意間的一句話,令我替她冒了一身冷汗,她說:「反正買進後,我就是想賺十%,有十%才要出場。」我問:「為什麼是十%?」

「因為我想賺十%,不然十%以下沒什麼感覺」

  果不其然的一陣子後,股市出現反轉下跌,她開始連連虧損,不只將先前的獲利吐回,還將本金也賠了五成以上,黯然得離開市場。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為何先前的獲利策略,突然連連失靈造成虧損?其實看看上面兩個例子,會發現他們在操作上並沒有真正的策略,單純的就是想「我要怎麼樣……」。

  買股票就像創業一樣,當店的獲利不錯,請問你會繼續營業還是結束營業?又如果店持續虧損,總是賺一塊賠兩塊,你是會繼續營業到錢燒光?還是趕緊將店收起來避免繼續賠下去?

  至於虧損的股票到底有沒有留的價值,就要看看公司的過去的狀況,如果看看過去的營運狀況,都有固定的獲利,並且都有配股配息,而且買進的成本並非因市場題材,而來到的相對高價,則可考慮留下等待下次的上漲。若公司過去的獲利並不穩定,且沒配股配息,建議就別再留戀,let it go

2017年3月11日 星期六

危險的是機車還是人

  「哇,又有重機隊耶~」八歲的兒子在汽車後座驚呼著,臉龐貼著車窗,計算著有多少量重機經過。

  「重機真是危險啊,尤其在這種山路,真是不要命了!」前座的太太看著這些騎士喃喃說道,她一向把重機與危險畫上等號。


  其實重機本身並不危險,車身穩、輪圈大、結構堅固,算起來可以咱們一般騎的小綿羊來的安全許多,只是因為馬力足、引擎強,如果遇上了愛騎快車又不守規則的騎士,則就成了馬路上的不定時炸彈。

  事實上,大部分的重機騎士,反而會更注重安全駕駛,組成車隊騎車逍遙遊,對他們而言是種不服歲月的浪漫情懷,而不是以炫耀或競速為目的。

  投資也是如此。

  選擇權、期貨、股票、基金、定存、保險,究竟哪種的賠錢機會大呢?哪種最安全呢?教科書中當然會用個座標圖告訴你,高報酬伴隨著高風險,定存保險零軸附近,期貨選擇權總在座標圖的右上端。

  但其實,與重機一樣,商品本身其實是中性的,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在於人。

  喜歡飆速,又不遵守規則的人,騎BMW R1200GS或騎BWS 125,遲早都會掛掉,只是早晚的差別。

  喜歡亂操作,又不遵守紀律的人,做台指期或是做台積電,遲早都會掛掉,只是早晚的差別。

  我甚至敢說,沒有紀律的人,即使下定決心去存銀行定存,只要聽說有股票明牌,照樣會去解定存來買股票。

  KYC投資人屬性調查這東西,基本上雖然已經很努力了,但實際上卻難以完整了解投資人的真正屬性,畢竟應該最了解投資人的,還是投資人自己本身。(當然,也還是有些人會有盲點,或是自欺欺人的。)

  甚麼樣的人在金融交易裡能賺到錢呢?

  我遇過一位股票投資神人,操作的紀律讓我自嘆弗如。每次只重壓一檔到兩檔股票,而且都是融資(又是一個聽起來高風險的工具),選定標的之後會先買進一半,確定走勢之後才加碼到滿,進場後幾天內走勢不如預期就停損,但一旦抱到對的股票之後,就一路抱到整個波段的漲幅結束(我也不知他如何判斷漲幅結束,這又是他另一個神人的部分了。)

  我也遇過一位選擇權達人,幾乎只做週三結算的行情(我們俗稱大樂透行情),平常問他最近操作如何,最常得到的答案是:「最近行情那麼小,有甚麼好做。」但是當他出手,通常只有兩種結果,賠掉一倍(本金),或是大賺十倍,對他而言,選擇權就像提款機一樣,不太需要為錢煩惱。

  相反的,我更常遇到投資人老是看電視做股票,老師喊東就買東,老師喊西就買西,股票虧到本金剩不多,開始做期貨繼續虧,大台保證金不夠改作小台,小台保證金不夠開始玩選擇權,然後每天喊:「投資真難啊,怎麼投資都虧錢!」


  借用市場的一句名言:「如果你坐上賭桌十分鐘後,還分不清誰是送錢的凱子,那你準就是那個凱子了。」

  如果發現目前自己是那位凱子,趕緊改變作法,向真正的贏家學習,調整策略和習性,絕對有機會反敗為勝的。如果調整不過來,下賭桌吧,儲蓄險是專為您設計的商品。

2017年2月24日 星期五

明媒正娶?還是惡霸搶婚?

  「甚麼?我投資的公司要被收購了,那我的股票怎麼辦?」

  公開收購,是企業間很常見的商業策略,尤其是在變動快速的新產業,或是陷入困境的艱困產業,更是不時傳出收購的消息。

  當然,一間公司收購另一間公司,還得看是雙方講好條件明媒正娶,或是單方霸王硬上弓。如果是雙方都已經私下講好條件,聘金多少、回禮幾樣,才提出公開收購,那就叫「善意收購」。反之,如果是對方不知情的狀況下,直接備了轎子衝到人家家裡,硬要對方上轎,那就叫「惡意收購」。


  前者當然是最容易成功的,也最平和圓滿的,後者則常鬧得滿城風雨,搞得雙方烙幫手、玩手段、拚人場、搶委託書的,最後還常搞雙胞股東會、對戰抗爭的,這種多半沒有甚麼從此過著幸福快樂日子的結局。

  一宗收購案在成案時,我們常可以在報章媒體上看到類似下方的斗大訊息:

國巨旗下凱美 明起公開收購大毅45%股權
凱美預定自1月20日起至2月23日間,公開收購大毅股權45%,每股價格為24.76元,最低成就門檻為5%;若完成收購上限45%,總收購規模為19.57億元。  

  首先是收購期間,依規定是在20日到50日之間,訂下後不得隨意變更,投資人如果有意願讓股票被收購,如大毅這案子,就要1/20到2/23這段期間內,帶集保存摺和開戶印章去券商辦理。

  其次是最低成就門檻,大毅這案子門檻是5%,也就是說期限到了,結果登記被收購的張數低於5%,則整個案子就失效,當作沒發生過,把所有登記的股票都退還給投資人。失效後,一年內恐怕暫時不能再對同一間公司發動收購。

  再來是收購上限,也就是收購公司希望買到的張數,如果有超過的部分,收購公司可以把多出來的股票依照比例退還給投資人。

  最重要的,不管何種方式,提出收購案時,一定都要準備聘金,也就是收購價,而這價位當然都會比市價高些,才能吸引股東把股票乖乖賣給他。這次凱美提出收購大毅的部分,就比市價高出了23.5%,於是手上沒有的人,當然就連續兩天用漲停價去買進,只要買到就能現賺,也把股價給推升上去。


  有趣的是,這次的收購屬於惡意收購,大毅很聰明的實施了庫藏股,把股價撐在25元以上,甚至在到期前兩天大力拉抬,投資人寧可在市場賣就好,價格還比收購價高,根本不需要去讓凱美收購。所以期限到了之後,登記收購的股票太少,宣布收購失敗,當然,股價也就瞬間往下殺了。

  下次遇到類似的收購案,都可以從這中找到可以獲利的機會喔!

2017年2月18日 星期六

這些鄉民是哪裡來的

  「某縣市爆出6千人申請入黨....」
  「黑道人頭入黨.....」
  「傳酒店妹人頭入黨....」

  最近某政黨準備舉行黨主席選舉,報章媒體卻陸續傳出類似這樣的新聞,當然,此時此刻這樣的現象,不自覺令人懷疑其入黨目的。當然,葉子很希望這些都只是傳聞,畢竟這絕不是民主的真諦,不過在這邊我們就先不討論真偽,也不討論政治,而是從這樣的狀況,來看國內股市常見的「董監改選行情」。

  一般而言,上市櫃公司的最高管理階層,主要是董監事,董事負責決策,監視負責監查公司營運,而這兩者任期是三年,屆滿需要改選,由股東投票選出。也因此,大股東持股不夠高的公司,每三年就得經歷一場爭奪保衛戰。畢竟掌握了董監席次,等於掌握了整家公司的營運大權。也因此,為了在股東大會時能奪下董監席次,常會出現雙方人馬在市場大舉收購股權的狀況,當然也就造就股價的衝高囉。

  而股東名單甚麼時候確定呢,就是在所謂「最後過戶日」,依據規定,「股東常會」要在兩個月前,「股東臨時會」要在一個月前確定股東名單,也就是最後過戶日,然後寫信給投資人說:準備開會囉。而要收到開會通知的話,最慢就是在最後過戶日的兩個交易日前買進,這是因為咱們交割是兩日後完成過戶,才趕得上最後過戶日。

  就舉今年最夯的大同公司為例好了,常會開會日期5/11,因此最後過戶日為兩個月前的3/10,而如果要能有投票權,「最後買進日」就是3/8囉。


  知道最後買進日之後,可以如何操作呢?以去年的1310台苯為例,同樣有經營權之爭題材,最後買進日在2月29日,在這之前,雙方人馬搶買,股價一路從13塊多漲至近19.5塊,漲幅超過四成。而過了最後買進日隔天,市場買盤頓失,股價開始下挫修正,甚至跌回接近原點。


  由此看來,這樣的模式,每年總能找到幾檔經典的董監改選股票,如前年的三陽、去年的台苯、泰山,到今年的大同,只要掌握了市場相關訊息,就能掌握先機,搶賺一波行情,比起自己算了半天的財報、畫了半天的技術分析,籌碼面的掌握,有更高的勝算喔!

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生生不息~

  「San聽說中正路上去那一大遍的梅園都是你們家的?」
 
  「咦!妳怎麼知道?」San有點不可置信看了一下Bella。
 
  「我舞蹈老師跟我說的呀,他們想買那塊地,但你們不願意賣。」
 
  「原來他是妳的老師唷,那塊地是我爸的,他們沒急著用錢就先放著囉!」
 
  「雖然不缺錢用,但可以趁現在價格好賣一賣呀。」
 
  「妳怎麼知道未來不會再漲呢?而且裡面的梅樹每年都會結果實,還可以採收來做梅子吃。」
San笑了一下便說道。
 
  「這樣說也是啦!所以你也會做梅子呀。」
 
  「恩啊!我們3/18就要去採收囉~」
 
  「好棒唷~我也很愛吃梅子,那採收完你要做脆梅還是Q梅呢?」Bella興奮地看著San。
 
  「清明節前梅子比較青,要做脆梅,清明節過後才是Q梅唷!」San回答。
 
  「不管是脆梅還是Q梅我都愛,做好能否讓我也嚐嚐?」Bella露出期待的表情。
 
  「哈哈!那有什麼問題。」
 
  股神巴菲特曾說:「你不打算持有某支股票達十年,則十分鐘也不要持有。」其實股票放長期主要是賺公司盈餘的分紅。上市上櫃公司去年度有賺錢,可將獲利的一部分以配現金或者配股票的方式發給投資人。若要參加除權息不用一定要抱股票抱一年,只要在除權息日的前一天持有股票即可參與,而讓股票除權息不代表就一定賺錢唷,公司配發多少出去股價也就會向下調整多少。舉例來說,台積電要配發現金股息6塊,除權息前一天收盤價是180元,那麼除權息 當日的平盤價會下調為174元。整體來說,我們股票的總值其實是不變的,因為配發股息只是從公司內部的盈餘拿出來發給股東而已。而以前股票很容易填權息,也就是股價漲回到除權息前的價格,近年有二代健保及扣抵稅額減半的問題,對於參加除權息的投資人較不利,尤其是大股東所得稅繳得多,股價又不一定會填權息。會發現近期股票有棄權息的現象,就是除權息前股票拉高方便大股東出脫,等除完權息後價格壓低了再買回來。對於長期投資的朋友來說棄權息的狀況影響不大,股票還是會慢慢回歸到原本該有的價格,而短線投資的朋友倒是可利用棄權息賺短線價差唷。另外有時候會發現有的公司配發的股息股利遠遠大於去年賺的盈餘,大多是去年有業外收入配下來的,不是本業賺來的盈餘,這種倒是不建議去參與除權息,可看看陞泰2014年那次的除權息,配發股息20元,但除權息後走勢很弱。所以不要因為看到配息很高就跑去參與,還是要了解配下來的金額是否是從本業盈餘出來的唷。
 
  「Baby要不我們也來種梅樹,這樣就會有好多好多的梅子可以吃囉~」Bella望著Steven說道。
 
  「首先你要有地可以種,再來妳要知道怎麼照顧,與其花這麼多的精力種梅樹,倒不如買現成的來吃吧!」Steven無奈地轉頭看著Bella。
 
  來到這的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一杯咖啡一段故事,留下無限的回憶。

2017年2月14日 星期二

台積電表示:股東們,情人節快樂

   台股權王台積電,今天董事會決定送他們的股東,一個令他們開心的情人節禮物,就是決定今年將配發7元的現金股利,殖利率來到了3.7%(新聞來源: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20170214/%E5%8F%B0%E7%A9%8D%E9%9B%BB%E8%91%A3%E4%BA%8B%E6%9C%83-%E8%82%A1%E5%88%A9%E5%87%BA%E7%88%90-%E6%AF%8F%E8%82%A1%E6%93%AC%E9%85%8D7%E5%85%83%E7%8F%BE%E9%87%91-21%E5%B9%B4%E4%BE%86%E6%9C%80%E9%AB%98-%E6%AE%96%E5%88%A9%E7%8E%873-103054164.html,鉅亨網),相信這個消息會振奮許多投資人的心情,尤其是手中有許多持股的外資或法人,今年將可以收股息收到口袋滿滿,也不枉費他們近年持續匯入資金投資。

 看到這個消息,相信大家也有除權息旺季到來的氣份,接下來也將會有許多公司即將公佈今年的配股配息,而大家最常問的一個問題是
  「XX股票今年配息很好,殖利率有X%,可以買來除權息嗎?」
我常被問到這個問題後,通常會先反問:
  「如果這間公司先撇開除權息不看,依你的分析看來,在他除權息後的日子會漲還是跌?」

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在除權除息日當天,股價將會扣除掉權息的部份,然而當除權息後如果行情不佳,亦或公司股價表現不盡理想,投資人將拿到股息卻賠了價差,如果您本身的所得稅率又高過於公司的扣抵稅率,不只賠了價差還要比別人多繳一筆稅,如此之下,只是將您左邊口袋的錢換到右邊口袋,還繳了一筆稅金,請問這樣您真的有賺到嗎?

所以在選擇是否參與除權息,應最先回到最基本的問題,就是這間公司未來股價走勢,是否有向上走的趨勢,這才有填權息的能力,將股息真真正正的放進您的口袋。猶記得有個朋友幾年前,看到某檔股票的配息相當高,殖利率來到了十幾的百分點,毫不猶豫的買了好幾張來參與它的除權息,熟知在除權息當日,股價並一路下跌,幾年後的今天,股價仍未回到當年他買的價位,令他損失慘重悔不當初。

最後提醒大家即將邁入股東會旺季,許多公司也將可能融券強制回補,所以會做空的投資人們,要多加注意強制回補日。最後當然要祝所有人-情人節快樂唷~~

2017年2月11日 星期六

就決定這件了

  「好的,就決定這件了。」我只花了五分鐘,試到第二件衣服後,就確定了。

  過年前,太太知道我不愛買新衣服,用了她一貫的方式,先斬後奏,私下先幫我買了幾件衣服,回家讓我試,喜歡的留下來,不喜歡的押著我去店家換。於是,生米煮成熟飯,我也只好乖乖地就範,挑選過後,帶著一件不適合我(還是我不適合它)的衣服,來到店家挑選換貨。

  一般而言,因為身材的關係(高瘦),我買成衣一向是不容易找到完全符合的,往往得要花上不少時間,逛上不少店家,試過一件又一件的衣服,花了大半天的時間,適合的衣服還是可遇不可求。

  可是現在因為手上已經有一件不適合的,一來只能換不能退(有沉沒成本),且只能在這間店換(選擇有限),而換貨又有期限(有時間壓力),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居然只花了五分鐘,試到一件不討厭的衣服,就下了決定。

  僅僅一個條件不同,讓我在決策的條件與精細度上,都有了明顯的差異。

  事實上,股市裡上也常常可以看到投資人有這種狀況出現喔。

  原本進場前已經擬定了完整的選股策略,花了很長的時間做了產業研究,比較出產業內幾檔股票的優劣,再從技術面、到籌碼面都做了進一步的篩選,精選出一檔股票,才在最佳的時機點正式開始進場。

  結果進場後股票走勢卻不如預期,一路往下跌,就像手上有了一件不合身的衣服,急著想要脫手。在時間壓力下,又捨不得這段虧損,想從其他檔股票賺回來,此時剛好市場傳出消息某檔股票有主力炒作,某檔股票財報優於預期,某檔股票最近超強連拉漲停,於是馬上砍掉手上持股,轉換到那幾檔股票上。

  問題來了,原本手上沒有股票時,總會花上不少時間精挑細選的,不輕易出手,卻在有股票時,選股策略完全放在一旁,急著轉換而降低標準,甚至連標準都變得與原本不同,只為了趕緊彌補這沉默成本。這樣的結果,該可預料的到,勝率一定不會太高的啊。

  記得,這種迷思,千萬要避免,寧可試到喜歡的衣服和股票才出手啊。

2017年2月7日 星期二

你就身在股市最前線

        過年期間,許多親戚朋友們因互相走春而碰面,平日各自因工作繁忙疏於聯絡,難得相見總是吃吃喝喝,天南地北的胡謅,彼此聊聊各自的近況,互相分享好的或壞的事情。
      
        然而近幾年的不景氣,確實也讓許多身在科技業的親友們相當有感,進而也對投資這件事有相當大的興趣,所以過年期間也就最常被問到,有沒有明牌?有什麼股票可以買?

        除了市場上最常討論的定存股外,有許多人處在各個產業中,卻忘了自身對於自己工作的產業中,其實是最了解的,除了上中下游的關係,及本身產業到底何時是旺季,何時是淡季是最為清楚了。然而股市為反應未來產業的表現,是否可就其了解來提前佈局,提高一些勝率。

        猶記得當年有個朋友進了一間上市公司上班,在一次聚餐中聊到公司有多忙,忙到他的身體出了狀況,甚至進了醫院休養。那時看起來這間公司也太狠了,連員工都己經操出病了,但轉個方向想,表示這間公司生意就是好到不行,最終可能會表現在盈收上,也是可以佈局的股票。最後這間公司從幾十元漲到現在上百塊。

        其實有時對於股票投資,也不要想得太複雜,除了人為炒作的個股外,最終仍是回到公司基本面,公司沒賺錢或沒前景,股價表現就會差強人意。然而那些沒盈收也沒前景,卻一直飆漲的股票,除非你願意多花一些時間去了解研究,不然就讓別人去拼博吧!

2017年2月4日 星期六

爬山是為了甚麼

  趁著年假最後一天,爬了一趟傳說中最美麗的中級山-鳶嘴山。

  由於是臨時起意,中午吃過飯,才開始整理簡單的行囊出發,到達登山口時已經是下午三點多,擁擠的車輛已經散去,反而避開人潮,也省去找停車位的煩惱。

  不愧是鳶嘴山,對極少登山的我而言,起步時的坡度就已不小,加上2000公尺的高山空氣,才出發不到幾分鐘,竟然已經覺得氣喘吁吁。趕緊停下喝了口水,調整自己的呼吸,重新出發。


  一路上,遇到的都是從攻頂成功下山的山友,雖然素昧平生,但每個人都會熱心告訴我後面路程還有多遠多難,建議我早點回頭下山,以免天黑後風險太大。原本信心滿滿的我,也漸漸開始遲疑起來,打起放棄的念頭。

  此時,我決定給自己訂了個時間,四點三十分整,不管爬到哪裡,就立即往回程出發。有了這樣的停損點,突然腳步堅定了起來,一路向前邁進。

  走了將近一個鐘頭,來到聞名遐邇的岩石峭壁之前,我知道這不是登山而已,這可以算是攀岩了。拿出預先準備好的防滑手套,在沒有安全軟墊、防護繩索的2000公尺峭壁上攀登,憑藉的只有前人辛苦架設的繩索,以及自我鼓舞的勇氣了。

  終於,費盡了一番力氣,總算攻克了鳶嘴山的挑戰。在過年長假的最後一天,我靠坐在山稜峭壁上,盡覽360度美景,心中充滿喜樂,不但因為攻上鳶嘴山山頂,更攻上了心中的恐懼。


  下山回程的路上,我突然思索了不少關於人生與理財上的想法。

  很多朋友對理財的恐懼與排斥,通常來自對投資工具和市場的未知,市場我們無法掌握,就像我們難以確認山勢與天氣,但工具是我們可以預先做好準備的,甚麼狀況要準備手套,甚麼狀況要準備手杖,該準備多少水和糧食,同樣的,了解甚麼狀況該配置在哪種投資工具,能幫助我們在投資理財的不確定性中,更加安心的前進。

  再者,不管別人如何說,每個人步伐、體力、心肺狀況都不同,就像每個人的投資屬性不一樣,有的人覺得外匯可怕,有的人覺得那是穩定的獲利工具,有的人覺得期貨像賭博,有的人卻覺得期貨是最簡單的操作工具。所以別人說的不適合、不可能,對我們不見得就行不通,只有自己才足夠了解自己。

  但即使如此,在出發前,還是預先做好最壞的打算,也就是停損的時機點。這是對自己最為重要的承諾,尤其是在登山時,即使覺得時間已晚,但難免貪心,覺得離終點或許已經不遠,此處回頭不知道何時還有機會再挑戰,便容易讓自己身陷危險當中。而這也是投資上常有的心態,總覺得害怕停損在最低點,因此而萬劫不復。

  最後,事實上,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登山的目的究竟是甚麼,是在過程還是終點,是健身還是自我挑戰,是要蒐集百岳還是只是享受風景,每個人目的不同,千萬不要以別人的目的當成自己的目標。自己要先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甚麼,就像投資的目的,不需要雜誌上說人要3000萬才能退休,所以我們就以3000萬當成不變的目標,量身訂做的投資目標,才會合身,也才更有達到的意義喔。 

2017年2月1日 星期三

透視圖(終)眼前所見不一定是事實~

        San 我印象中前幾個月對面巷口好像也有開一家咖啡廳,怎麼就不見啦!」Bella突然想到問了San
 
        「喔~好像獲利不好收掉了吧!」San想了想便回答。
 
        「怎麼可能獲利不好呀,剛開幕時廣告打很大,還有很多的促銷活動,而且老實說價格也比較便宜呀,那時候人潮蠻多的說。」Bella有點不可置信。
 
        「一開始確實比較多,但只是新鮮加上促銷活動吸引人潮,咖啡價格便宜沒有錯,他們用的豆子並沒有我們的好,口感當然有差囉。」San露出驕傲的表情。
 
        「你這樣講好像也有道理,我還是喜歡你們的咖啡,品質好就是有差。」
 
        「是吧!既然是打咖啡的品牌,卻沒有先好好經營咖啡市場,又弄一些有的沒的,亂了步調,當然成效不會多好,後面生意就冷冷清清的了。」
 
        「看來說到咖啡,這裡沒有人能跟你相比囉。」Bella說完繼續品嘗她手中的咖啡。
  
        單單只看人潮眾多就判斷公司生意很好很賺錢,那麼很容易會失真,除了收入還要考慮到成本,成本過高是會吃掉原本的獲利。從財報上有幾項指標可以去判斷公司體質是好是壞。毛利率高低可以反映出產品的差異化,像鴻海營收比大立光高出很多,但毛利率看反而大立光比鴻海好,鴻海主要是做代工,毛利自然比較低一點,而大立光技術較高,競爭對手相對較少,當然利潤就可以拉得比較高一些啦。除了毛利率外,還可以看營益率及純益率,營益率可以看出管銷費用這塊,若發現營益率的落差很大,就要去找是否人事成本太高吃掉了獲利,若是這樣公司的效率就不好,且成長性也不高;行銷費用過高也不好,像之前某公司因為手機品牌用非常高的價碼請了鋼鐵人代言,但只是為了短期的宣傳效益,那麼也不優;另外可以去看看折舊是否有拉高,折舊變多了對公司也是好事,因為增加資產才會有折舊,像是每當台積電說要增加資本支出,隔天股價就大漲,表示公司是有成長性的,才會想擴廠增加設備。而純益率的變化來自業外的因素,公司開始賣土地賣廠房,短期確實看到有一筆的獲利,但不是本業的獲利,這樣也不太好。這些數據的高低不是絕對,也沒有說哪個高好哪個低不優,當跟同業相比差距很大又或者相較過去有所變化時,就要去細看是什麼地方改變了,了解公司的體質,才能減少投資的風險唷!
  
        「欸欸,老實說是不是你動了什麼手腳,讓競爭對手垮台的呀!」Bella懷疑的看著San
 
        San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來到這的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一杯咖啡一段故事,留下無限的回憶。

2017年1月21日 星期六

吃過一碗600元的牛肉麵嗎?

  「挖賽,一碗牛肉麵將近600元,真的會有人點嗎?」食客看著麵店價目表驚呼。

  附近開了一家蠻有特色的現沖牛肉麵店,牛肉麵上桌時還是半成品,已先煮熟的麵體鋪底,鮮紅色的生牛肉薄片平舖滿一圈在上面,紅白相間的紋路,宛如一朵盛開的紅花。上桌後,老闆娘提著一壺熬煮好的高湯頭,像是手沖咖啡般的方式,淋上牛肉片,牛肉瞬間轉為六七分熟的色澤,搭配上蔥花和薑絲,更釋放出鮮甜的香氣。


  600元的牛肉麵是菜單上的招牌,用的是頂級Prime無骨牛小排牛肉片,其他依據不同等級的肉片,價位則多半在170元到220元之間。如果菜單少了這碗600元的牛肉麵,恐怕食客看到一碗牛肉麵200元,還是會猶豫一下的。因此,聰明的老闆特地放上600元的牛肉麵,撐開了價格區間,讓食客對200元上下的牛肉麵接受度大開。

  這是某種型態的錨定效應。

  這種技巧應用在很多方面,包含飲料店、咖啡店、家具店、音響店等,都常看到類似的帶頭商品,破壞人們原本對價格的印象,拉升整家店的價格區間,讓消費者買貴還買的心甘情願,還覺得撿到便宜。

  在投資時更要留意這樣的訊息,更是有相同的效應和目的:

「新地王出現,富邦人壽每坪1453萬標下東區商辦」

  「美資力挺大立光,上修目標價至5000元」

  土地的交易和標售,即使已經在房價反轉向下的階段,還是三不五時會看到新地王這樣的訊息見報,這狀況在實價登錄之前更是常態,現在有實價資訊之後,已經改善不少。(也難怪房仲、建商會很反對實價登錄。)

  但股價上即使財報再透明,法人與主力的喊價還是會對市場造成影響。外資對股王大立光的看法不斷上修,即便一張股票已經高達400多萬元,根本不是散戶的菜,但這樣的價格喊出來,帶動的不只是大立光本身的股價,更讓相關族群一路往上漲。


  於是看到連續三根漲停的玉晶光,甚至整個相關光學族群如揚明光、先進光、亞光、今國光等的輪番攻擊。背後的因素,正式因為所謂的比價效應,也就是600元的牛肉麵,帶動了大家對價格接受的區間突然往上調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哪。

  這情況下,可別忽略了,高價的東西或許貴的有價值,但不代表低價的東西,相對就便宜哪。大立光的競爭力,大家有目共睹,EPS獲利狀況是台股空前的,但其他廠商的技術真的能夠享有相同的本益比嗎?還是要單獨個別思考一下囉!

  或許,只有那碗600元的牛肉麵是最物超所值的喔。

2017年1月20日 星期五

情感負擔 vs #儲蓄負擔

你我身邊都可能有著這樣的故事~年邁的雙親 因積蓄不多但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身體的狀況是每況愈下 高額的醫藥費用&照顧費用常壓的身邊的兒女們喘不過氣
《下流老人》是日本近年的一本暢銷書,指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作者藤田孝典估計日本目前約有600至700萬個下流老人,未來還有一億人可能會成為下流老人。這項預測不僅震憾日本,也讓社會形態與日本類似的台灣社會為之震驚。
一百年前 人類的平均壽命是44歲 而如今就內政部公布之國人平均壽命為80.2歲 幾乎是2倍的狀況 面臨如何照顧父母健康及兼顧生活....皆需仰賴較完整的財務規劃
也許儲蓄負擔是加重的 但情感負擔卻因此減輕 對未來的擔憂也能放下不少~
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m/GArticle.aspx?id=ARTL000058921

2017年1月18日 星期三

透視圖(三)魔鬼藏在細節中~

  San 你知道橘子咖啡廳嗎?」Bella看著San問道。
     
  「嗯在火車前站的那家是吧!」
  
        「是的,我朋友跟我說他們好像要頂讓耶,看他們開很久了,客源也很穩定,生意還不錯,想說要不要頂下來做。」
  
        「頂讓!!?生意好為什麼要頂讓呀?」San有些驚訝。
  
        「好像說就是生意太好了,忙到身體變差想要好好休息吧!」
  
        「哈哈~San想了一下便竊笑了。
 
        「幹嘛這樣笑呀!」Bella疑惑看著San說。
 
        「生意忙不過來可以多請人幫忙呀,我想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吧!」
 
        「其他原因?那你覺得會有什麼樣的原因呢?」
 
        「你有沒有看到最近鐵路高架化一直在施工,之後火車大門會轉向,後門變正門。
 
        「這個有聽說,但有什麼關係呢?」Bella再次問道。
 
        「你在看看原本後站的那塊停車場已經被圍起來了,這邊之後可能會蓋商場大樓,後站變前站,人潮也會漸漸地轉移到這邊,或許是因為看到後面商圈的模式改變,才想趁現在價格好先做頂讓吧!」
 
        「哇塞~這樣你也看得出來,果真是高手!」Bella用很崇拜的眼神看著San
 
        「那是你笨,看得不夠遠。」此時Steven默默地補了一句。
 
        ………
 
        其實像這樣的情況在公司是很常見到的,公布營收時通常股價會有些反應,一般營收創高、公司獲利好股價也就表現得不錯,不過有時候營收創新高反而股價不如預期。若仔細去看會發現魔鬼藏在細節中,雖然營收創新高,不過跟上個月比成長幅度就沒這麼大。此時會不會覺得很納悶,一樣有成長,為什麼股價不是我們想的那樣走。因為股價是先行指標,反映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變化,或許是看到之後成長幅度越縮越小,甚至開始走下坡,所以先反應在價格上面。而財報是落後指標,反映過去已發生的事,因此在看財報的時候不能只看營收數字而已,我們可以透過MOMYOY這些數據來評估公司是否值得投資。如果連續幾年營收成長率都呈現上漲,那就表示公司處於成長的階段,若成長率停滯,甚至出現負成長,可能公司正在走下坡囉。
 
        San那你有沒有想開分店,我們可以幫你唷,要不要開在未來的前站,店面大一點,然後拚過橘子咖啡廳,成為台灣咖啡知名品牌,推向全世界……Bella開始天馬行空的想像中。
 
        來到這的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一杯咖啡一段故事,留下無限的回憶。

2017年1月17日 星期二

透視圖(二)和我想的不一樣~

  「嗯~果真是好咖啡,每次來都有不同的享受。」
         
  今天Bella點了一杯有豐富花果香,帶點微微果酸味的耶加雪菲。
         
  「這樣一杯的成本好像沒多少,杯子又可以重複利用,來一位客人賺一杯,感覺還不錯,Baby要不我們自己也來開一間如何?」Bella對著Steven說。
         
  「不要看到別人做什麼你就想跟著做,不然你可以問問San的經驗。」Steven回答。
         
  「開咖啡廳可沒有像你想得這麼簡單!」San說道。
         
  Bella一臉疑惑的同時,San拿出一張咖啡廳的營收表。
         
  「你看唷,這上面密密麻麻的數字記著每個月進貨的咖啡豆、奶精、糖、濾紙等消耗品,杯子、盤子會不小心被摔壞要多買,機器用久了會壞掉,也要提折舊,還有這間店的房租費、水電費以及前面那位阿弟仔的薪水等,都是要支出的費用。像上次莫蘭蒂把招牌給吹壞了,這也要多一筆的支出,不是你想的賣幾杯就能賺幾杯這麼簡單而已。」
         
  「天哪!開咖啡廳還要考慮得這麼多唷,沒想像中的好做耶~」Bella不可置信地看著。
         
  「其實還不只你看到的這些,除了費用外,還需要控制進貨的數量,太少沒東西可賣,太多又怕食材不新鮮,這些都要考慮進去。」San再次補充。
         
  「你看吧!當老闆不是你想的,坐在那等客人進門。」Steven回應。
         
  「沒說我要當老闆呀,老闆是你,這些交給你煩惱就好,我只要當好我的老闆娘,等著收錢即可。」Bella理所當然地回答。
         
  「……
         
  一般我們常常只看到一家公司營收有多好以為就很賺錢,而忽略掉了後面的消耗品、房租、機器等的支出,有的公司雖然收入很高,但人事費用也不小,導致賺的錢都被這些費用給吃掉了。其實看一家公司是否有獲利可參考圖一,每個月10號以前會公布前一個月的營收狀況,這些收入要扣除營業成本,像這間咖啡店的成本就是咖啡豆、奶精、糖這類消耗品。得出來的結果就是毛利,也就是產品的利潤,但除了成本之外,還有人事費用、房租費、水電費等營業費用,扣掉後就是營業利益。不在本業內發生的收入及費用也是要算進去的,加減後得到的結果才是真正賺進口袋的錢,還有別忘了要繳稅給我們的政府。而要知道上市上櫃公司實際的獲利就要看每一季的季報囉,季報的公布時間則是每季結束後45日內就會出來了。所以看到每月公布的營收還要搭配季報,才能真正了解這家公司的獲利能力。
    
  「San 看著你樂在其中,享受工作~享受咖啡~真的很棒!」Bella說道。
         
  San用微笑回答了她。

 
來到這的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一杯咖啡一段故事,留下無限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