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投資當儲蓄?!

  某間在鄉下地方的一個小工廠,營業規模不大,在老闆努力爭取訂單之下,公司也總是穩定的經營著。工廠裡聘請了幾個員工,他們的年紀都不大,白天在工廠裡上班貼補家用,晚上則繼續到了夜校去唸書。
 
  這名老闆當有閒錢時,認為應該要做些理財,但平日為了生意而忙,並無太多閒瑕時間可去關心自己的投資狀況,所以他選擇了基金的定期定額,與高配息的股票來配置,並幾個月做一次通盤檢視,多年下來無論基金或股票,都有一筆不小的獲利。
 
或許出於他已身為人父的慈性,看到了工廠裡的一個員工年紀輕,家境又不甚寬裕,但領到薪水貼補完家用後,總是東買買西花花,過著月光族的生活,看在他的眼裡很是替這名員工擔心。老闆便趁著空檔時間,將自己多年定期定額獲利的經驗與他分享,甚至於拿出自己所有的對帳單給他看,期望能在工作之外可以讓這名年青的員工有其它收穫。這名老闆甚至趁工廠淡季,工作量較少時,找來了與他配合的證券營業員到公司,請他對這名年青的員工做更仔細的說明講解。
 
這個年青人一切看在眼裡,也感受到老闆對他的用心,並決定每個月基金定期定額三千元。然而扣了幾個月後,這名員工聯絡了營業員,他說因颱風刮壞了家裡的鐵皮屋頂,需要拿錢回家幫忙,於是做了基金贖回,但持續累積扣款;隔了幾個月後,又再度做贖回的動作,但持續累積扣款,原因是要出去玩;再隔了幾個月後,又再度贖回但繼續扣款,原因是要……
 
兩年多後的今天,這名少年仍無法累積更多的金錢,因為總是在定期定額尚未展現魔法前,就因許多原因而贖回了。然而他出現了一個大家常有的狀況,就是把投資的部位,與儲蓄給合而為一了,簡單來說,相信大家應該都有一個觀念,當薪資入帳後,應該將它分為三個等分-必要開銷、儲蓄與投資。
 
其中儲蓄就是當發生意外事件,就是當你發生突發事件時,可用來支應的現金部位,但當你將儲蓄與投資合在一起時,當產生突發事件,勢必就必須取出投資的部位來因應,然而如果投資的效用尚未產生就被迫出場,就很難讓其發揮錢滾錢的效應,所以身為小資族的投資人們,應先衡量每月的薪資收入,來做有效的分配,以利達到原始所希望的投資效用,將資金獲得最大的效益。

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

你也有領到9萬3嗎?

  「主計總處統計,一月總薪資平均9.3萬」報紙斗大的新聞標題寫著。

  這類的新聞出來,想當然耳是能引起不少民眾和網友的不以為然,引起討論和爭議,而這也是台灣媒體唯一的生存價值了,因此三不五時就要拿出來炒作一下。其實主計處自古以來就一直是逐月公布這些數據,而每年過年當月數字都會包含年終獎金在內,因此金額都是至少是平時的兩倍,所以討論誰有領到是沒多大意義的。


  倒是從這件事,小編有幾個簡單的想法:

  一、薪資成長率為何跟不上物價成長率、GDP成長率?

  從圖可以看出,當年台灣經濟起飛(代工)的階段,15年的時間,每月薪資也快速從12,000元成長到34,000左右的水準,還真的是美好的黃金年代。當電子網通泡沫破滅後,同樣15年的時間,薪資也僅僅從34,000上升到不到40,000,扣除通膨的因素之後,自然無法認同薪資有所成長了。


  二、薪資成長不大,貧富差距為何快速擴大?

  從圖可以看出,2000年之後,受薪階級的薪資,至2014年為止,整體而言僅僅成長11%而已,中間除了經歷過網通股泡沫化,也度過金融海嘯的震盪,成長幅度實在是乏善可陳,比不上便當從50元漲到80元的速度。也因此,受薪階級資產累積的速度,也就更被拖慢了。


  而高資產者呢?這幾年絕大部分高資產者主要部位,都是放在房地產投資上,即使同樣經歷過兩次的股市崩盤,房市卻反而一路上漲。同樣2000年到2014年,全台房地產指數居然大幅上漲為三倍,再加上房地產自備成數也許在二到三成,2000年花1000萬的錢投資(自備款),平均能翻為1000萬到1500萬。這才是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真正原因。


  三、目前政府或立院的稅改或是財改,主要還是集中在薪資收入面,但其實不管是基層職員、中間主管、高階主管,又或者是自營專業人士,其實都只是整個社會財富金字塔基座的一塊磚而已,只是磚的高低位置而已。針對收入面去調整稅負,怎麼調都改變不了貧富失衡的狀況,因為沒人敢去碰房地產,提高房地產持有稅,因為如果引發房地產泡沫加快破滅,後果將是一連串的骨牌,甚至動搖國本。因此金字塔高端者,也就還是安穩的坐在雲端享受著日漸集中的財富了。

  總而言之,咱們如果只靠死薪水別說是發財,就算只是要守住財富,也打不敗物價和房價。投資已經不是為了要不要獲利的個人選擇,更是在這樣的局勢中,能夠持盈保泰的基本必要條件而已。趕緊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方法和模式,打造自己的財富方舟,以免當有一天好不容易月入十萬,還發現自己居然是屬於金字塔底端的沙啊。

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

不同的減資

  近幾年各上市櫃公司,常常有減資的動作出現,然而許多投資人普遍的認知,仍然是公司虧損而需要減資,但其實有許多公司則是因為手上現金過多,或其它原因來進行減資的動作,以下就為各位做個簡單的說明。

   依過去大家常見的減資,即為因公司連年虧損,形成財報上累積大量的「累積虧損」,進而影響到公司的淨值,因此公司可於合法的範圍內進行減資。

  而近幾年也常見到的減資,市場通常稱為「現金減資」。現金減資最大的用意在於幾個理由,第一個是因公司目前帳面上現金部位相當大,且短期內公司無其它投資計畫,因此將現金退回給股東,這樣一來也可降低公司帳面上的資本,進而放大EPS美化財報。第二個原因則為先前政府將個人所得稅率提高至45%,公司如利用現金減資的方式,代替股息配還給股東們,將可節省高所得股東們,所需因股息收入而要繳納的所得稅。

  而就實務的角度而言,兩種減資產生的最後的狀況則會不一樣。當股票遇上虧損減資時,股東手頭上的股票將減少股數,並暫停交易約兩個星期的時間,當重新開放交易時,當天的平盤價將高於暫停交易前一日的收盤價,如以暫停交易前一日的收盤價乘上庫存股數所計算出的市價,將會與開放交易第一天的平盤價乘上減少後的股數相同。

  如果是遇上現金減資,股東的庫存股票一樣會減少,但會收到公司所退還的現金,此時開放交易後的平盤價乘上減少後的股數,再加上公司所退還的現金,將會與暫停交易前一日的收盤價乘上減少前的股數,所得出的市值相同。
 

  有人則會問說,如果遇上這兩種減資,到底是留著減資或提早賣出呢?其實並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最後關鍵仍然為未來公司營運的狀況,有些公司減資後營運不見起色,股價持續下滑;有些公司減資後,業績一路長紅,股價自然向上衝高,因此留或不留還是多考慮此公司未來展望吧。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肥皂盒與ETF

  說個老故事。

  有一間知名品牌的香皂工廠,引進了最新的香皂包裝生産線,結果發現這條生産線有個缺陷:常常會有盒子裏沒裝入香皂,就封箱送出,總經理只得請了一個學自動化的博士來解決這問題。博士召集了一個研究小組,綜合採用了機械、微電子、自動化、X射線探測等技術,花了幾百萬,成功解決了問題。每當生産線上有空香皂盒通過,兩旁的X光探測器會檢測到,程式便會驅動一隻機械手臂把空皂盒推走。


  另一間鄉下地方的香皂小工廠,也買了同樣的生産線,老闆發現這個問題後大為發火,找了個剛進公司的菜鳥説:「你他媽給老子把這個搞定,不然你給老子爬出去。」菜鳥很快想出了辦法,只花了250元-他在生産線旁邊放了一台風扇猛吹,空皂盒自然會被吹走了。

  這故事告訴我們,要解決同一個問題,可以用高端複雜的方式,有時也可以用很低技術卻高CP值的方式,達到一模一樣的目的,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俯拾即是。

  投資也是如此,相信嗎?

  今年是2017年,巴菲特在2007年與一位私人財富管理機構的人,立下了一場長達十年的賭局,斷言到今年底為止,這期間S&P500指數的表現,會贏過多檔標榜策略操作的五檔對沖基金組合,輸的一方要捐款100萬美元給慈善機構。


  截至目前為止,這場賭注由S&P取得全勝,累積報酬85.4%(紅圈處),避險基金則從2.9%到62.8%不等,看來到今年底之前,這場賭注的勝敗要翻盤的機率也不高了。由簡單的指數懶人投資法,擊敗複雜程式運算的對沖交易。

  回過頭來,操作股票很難嗎?買到飆股的機會是可遇不可求,即使買到,能從頭抱到尾的難度更高,就算抱到,下一檔能不能守住獲利呢?太多的不確定性,都讓操作股票的難度大大增加。

  既然如此,化繁為簡,用最簡單的方式,投資在追蹤大盤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身上,不是最省時省力的高CP值操作嗎,看看巴菲特的賭注,說不定能找到答案喔!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三大法人之外資我最大~

  今日難得的清閒,只有優美的音樂聲環繞在空無一人的店裡,讓我邊品嘗著黃金曼特寧邊跟各位聊聊。
 
  市場上常會聽到三大法人,三大法人是哪三大?對我們又有什麼影響?三大法人就是在講外資、投信跟自營。而其中外資佔的比重是最高。外資泛指國外機構投資的資金到台灣來做投資買賣,大多都是國外基金或者金融機構,包含美林、花旗、高盛等。而這些外資來台投資股票通常是以中長線投資為主,因為重視基本面,所以大多佈局在績優股及權值股。由於資金龐大,對於我們投資市場占有很大的影響力,外資佔大盤成交比重有逐年偏高的現象,目前大約占兩成多。因此外資投資的方向也是一種參考指標。證交所的網站都會公告每日外資買賣超的概況唷。
  
  在政府實施富人稅後,將原本最高稅率40%提高至45%,外加二代健保費、扣抵稅額減半,對於本國的大戶投資負擔變重。然而外資投資股市只要領取的股利課20%的稅率,兩者相較實在差很大,導致不少的大戶到海外設公司再回來台灣投資,即享有外資的待遇,也是我們常聽到的”假外資”。而假外資操作習性跟傳統外資不太一樣,此時就要看這些假外資的目的為何?有的是為了要避稅、有的是跟主力合作來炒股。
  
   舉個例來說,近期有家公司2371大同,原本走勢平平的,沒有太大的波動,在1/10一根長紅K帶量上漲,開啟了一波的走勢,同時可以發現外資也是一路狂買,看到這裡是不是會想說外資都這麼看好了,表示公司有起色也跟著跳下去呢?過了一個月,2/10當日股價開高走低後,就一路不回頭的往下掉,外資還是有在買唷,若有仔細去看會發現魔鬼藏在細節中,雖然說外資一路買,但真的是外資嗎?剛剛提到有另一群人叫”假外資”,1/10到現在外資買了不少,不過買超的券商是兆豐證券大同分公司,而不是外資券商,從此處可以看到是一群主力透過假外資的身分來佈局,大同已經被有心人士操控了。所以在投資股票時,別傻傻地看到外資狂買就一股腦兒的跳下去,還是需要多留點心看看是否有異狀,才能降低投資風險唷~
  
  "鈴鈴鈴~"
  
  今夜的客人終於上門了!
  
  來到這的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一杯咖啡一段故事,留下無限的回憶。

2017年3月14日 星期二

留與不留 l+l

  常常聽到有人說,股票市場真難賺到錢,說著說著就將他的庫存翻出來看,果不其然全部都是綠色的,接著一一細數每支股票的歷史,某某股票買了以後漲了多少,結果沒到他要賣的價格就跌下來;某某股票買了以後就一直跌,都沒賺所以就不賣;最可惜的是某某股票,才賺多少錢而己,賣了以後又漲了一大段,卻不敢追回來……。

  有個朋友曾經有段時間很愛買賣股票,當時股市正熱絡,她也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論在選擇買賣點,在某一次成功的操作後,剛好與她在電話聊了一下,她說著那陣子在股市賺了一些錢,便開始細數了那陣子買賣的細節,然而她無意間的一句話,令我替她冒了一身冷汗,她說:「反正買進後,我就是想賺十%,有十%才要出場。」我問:「為什麼是十%?」

「因為我想賺十%,不然十%以下沒什麼感覺」

  果不其然的一陣子後,股市出現反轉下跌,她開始連連虧損,不只將先前的獲利吐回,還將本金也賠了五成以上,黯然得離開市場。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為何先前的獲利策略,突然連連失靈造成虧損?其實看看上面兩個例子,會發現他們在操作上並沒有真正的策略,單純的就是想「我要怎麼樣……」。

  買股票就像創業一樣,當店的獲利不錯,請問你會繼續營業還是結束營業?又如果店持續虧損,總是賺一塊賠兩塊,你是會繼續營業到錢燒光?還是趕緊將店收起來避免繼續賠下去?

  至於虧損的股票到底有沒有留的價值,就要看看公司的過去的狀況,如果看看過去的營運狀況,都有固定的獲利,並且都有配股配息,而且買進的成本並非因市場題材,而來到的相對高價,則可考慮留下等待下次的上漲。若公司過去的獲利並不穩定,且沒配股配息,建議就別再留戀,let it go

2017年3月11日 星期六

危險的是機車還是人

  「哇,又有重機隊耶~」八歲的兒子在汽車後座驚呼著,臉龐貼著車窗,計算著有多少量重機經過。

  「重機真是危險啊,尤其在這種山路,真是不要命了!」前座的太太看著這些騎士喃喃說道,她一向把重機與危險畫上等號。


  其實重機本身並不危險,車身穩、輪圈大、結構堅固,算起來可以咱們一般騎的小綿羊來的安全許多,只是因為馬力足、引擎強,如果遇上了愛騎快車又不守規則的騎士,則就成了馬路上的不定時炸彈。

  事實上,大部分的重機騎士,反而會更注重安全駕駛,組成車隊騎車逍遙遊,對他們而言是種不服歲月的浪漫情懷,而不是以炫耀或競速為目的。

  投資也是如此。

  選擇權、期貨、股票、基金、定存、保險,究竟哪種的賠錢機會大呢?哪種最安全呢?教科書中當然會用個座標圖告訴你,高報酬伴隨著高風險,定存保險零軸附近,期貨選擇權總在座標圖的右上端。

  但其實,與重機一樣,商品本身其實是中性的,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在於人。

  喜歡飆速,又不遵守規則的人,騎BMW R1200GS或騎BWS 125,遲早都會掛掉,只是早晚的差別。

  喜歡亂操作,又不遵守紀律的人,做台指期或是做台積電,遲早都會掛掉,只是早晚的差別。

  我甚至敢說,沒有紀律的人,即使下定決心去存銀行定存,只要聽說有股票明牌,照樣會去解定存來買股票。

  KYC投資人屬性調查這東西,基本上雖然已經很努力了,但實際上卻難以完整了解投資人的真正屬性,畢竟應該最了解投資人的,還是投資人自己本身。(當然,也還是有些人會有盲點,或是自欺欺人的。)

  甚麼樣的人在金融交易裡能賺到錢呢?

  我遇過一位股票投資神人,操作的紀律讓我自嘆弗如。每次只重壓一檔到兩檔股票,而且都是融資(又是一個聽起來高風險的工具),選定標的之後會先買進一半,確定走勢之後才加碼到滿,進場後幾天內走勢不如預期就停損,但一旦抱到對的股票之後,就一路抱到整個波段的漲幅結束(我也不知他如何判斷漲幅結束,這又是他另一個神人的部分了。)

  我也遇過一位選擇權達人,幾乎只做週三結算的行情(我們俗稱大樂透行情),平常問他最近操作如何,最常得到的答案是:「最近行情那麼小,有甚麼好做。」但是當他出手,通常只有兩種結果,賠掉一倍(本金),或是大賺十倍,對他而言,選擇權就像提款機一樣,不太需要為錢煩惱。

  相反的,我更常遇到投資人老是看電視做股票,老師喊東就買東,老師喊西就買西,股票虧到本金剩不多,開始做期貨繼續虧,大台保證金不夠改作小台,小台保證金不夠開始玩選擇權,然後每天喊:「投資真難啊,怎麼投資都虧錢!」


  借用市場的一句名言:「如果你坐上賭桌十分鐘後,還分不清誰是送錢的凱子,那你準就是那個凱子了。」

  如果發現目前自己是那位凱子,趕緊改變作法,向真正的贏家學習,調整策略和習性,絕對有機會反敗為勝的。如果調整不過來,下賭桌吧,儲蓄險是專為您設計的商品。